队医出诊跟腱断裂如何康复五个阶段循

时间:2016-1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你好,我是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年在一次比赛中右脚跟腱断裂。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现在距离受伤7个月了,我该如何锻炼运动能力?第二,大概到什么程度可以恢复羽毛球训练?以后还能不能上高强度?希望队医给予指导。(瑶三胖)

如果将康复分级的话,你如果是正常恢复的话,现在应该到了康复的第四阶段,要继续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一般跟腱手术后一年才能恢复正常的羽毛球训练。

下面我介绍一下康复各阶段的要求。

跟腱术后的康复应从术后2至6周开始。为了保护修复的跟腱,术后12周之内应该禁止被动牵拉跟腱。另外,负重过程也应该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术后的整个康复过程分为4个阶段(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和成熟期)。在愈合的最初6周内(炎症期和增生期)跟腱最脆弱,在接下来的6周至12个月内(塑形期和成熟期)强度慢慢增加。

术后第一阶段:保护和愈合期(第1至6周)

术后第一阶段的康复,对于保护修复的跟腱、控制渗出和疼痛、减少瘢痕形成以及提高关节活动度都是至关重要的,早期关节活动和保护下的负重是术后第一阶段最重要的内容。因为负重和关节活动可以促进跟腱愈合和增加强度,并且可以预防制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退行性关节炎、粘连形成和深静脉血栓)。此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每天做多次主动的关节活动,包括踝的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膝关节屈曲90度时,主动踝背屈应限制在0度(中立位)。应当避免被动关节活动和牵伸,保护愈合中的跟腱免于被过度拉长或断裂。

当可以开始部分甚至完全负重时,便可以引入固定自行车练习。在蹬自行车时,应用足后面(或足跟)负重而不要用前足。同时配合按摩瘢痕和轻微的关节活动,可以促进愈合,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直。

冷疗和抬高患肢可以控制疼痛和水肿。你可以全天内都尽量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持重体位。也可以用冰袋冰敷几次,每次20分钟。

术后第二阶段:早期关节活动(第6至12周)

进入第二阶段,负重程度、增加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增强都有明显改善。此时,首先要在拐杖的保护下佩戴支具完成患肢的完全负重,然后摆脱拐杖穿鞋完全负重。从足部支具到鞋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在鞋中放一个足跟垫(通常会使踝跖屈20至30度)。随着关节活动度的增加,足跟垫的高度应随之递减。当你的步态恢复正常时,就可以不用足跟垫了。正常的步态是脱拐行走的先决条件。

如果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就可以做“水下踏自行车”了,这样可以降低患肢负重程度。在位于胸部的水中行走时,可以减重60%至75%,而当水面到腰部水平行走时,则可以减重40%至50%,可无限制地练习主动活动度,但要避免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行走可以促进恢复关节活动度。在本阶段,关节活动度最好恢复到正常,但是牵伸是不可取的。

本阶段可以开始进行轻度的内外翻等长肌力练习,在后期可以借助皮筋来练习。当已获得足够的关节活动度后,就可以开始练习小腿跖屈的两块主要肌肉旳力量(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术后6周可以开始练习膝屈曲90度位的跖屈抗阻练习,到第8周可以开始膝伸直位的跖屈抗阻练习。

本阶段,还可以利用膝伸直位蹬踏装置和屈腿器械来练习跖屈。此时的固定自行车练习要用前足负重,并逐渐加量。倒走可以强化离心性的跖屈控制能力,因为其降低起动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引入向前上台阶练习,台阶的高度可以逐渐增加。

早期的神经肌肉和关节活动度练习最好在一种具有生物力学的踝关节平板系统(BAPS)上进行,开始时坐位练习,逐渐过渡到站立位练习。另外,在平衡控制系统或等力平板系统上进行双侧下肢负重练习,这样可以促进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和平衡的恢复。随着力量和平衡的恢复,练习模式也由双下肢过渡到单侧下肢。需要时应继续进行瘢痕按摩、理疗和轻微的关节松动术。

术后第三阶段:早期肌力练习(第12至20周)

当第二阶段康复达标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康复了,目标是恢复踝关节全范围的主动活动度。跖屈肌力要恢复正常,并提高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

正常的跖屈肌力是指患者具有单脚提踵10次的能力。当然,首先要无恐惧地完成在平面上的双脚提踵。在以上这些动作都能无恐惧地完成后,就可以开始通过一些器械来完成更高强度的力量和耐力训练。

向前下台阶练习时,0台阶高度要逐渐增加。平衡训练的难度也是逐步递增的,包括单腿负重、多向支持平面(弹簧垫、震荡板、泡沫滚筒等)和干扰训练。

等速练习可以进一步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等速练习是在固定速度的基础上施加适当的阻力,因此可以预先设定一定的速度,使得踝关节在全范围活动的情况下抵抗最大的动力性阻力。

一旦达到正常的步态、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和正常的肌力,便可以在没过胸部的水中进行跑步练习。利用水下踏车系统具有的浮力特性可以减轻跟腱的负重程度。

在家中的治疗性练习项目要根据再评估的结果进行不断调整,到本阶段末最好能达到与健侧同样的平衡水平。

由于关节活动度和(或)肌力仍未达到正常,所以要坚持修正自己的动作。此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私自加大活动量造成的肌肉酸痛和跟腱炎,因此不能私自加量。

术后第四阶段:晚期肌力练习(第20至28周)

随着小腿肌力的正常化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治疗策略主要是恢复运动水平。如果患侧下肢的数据达到健侧的75%,可以完成单脚提踵10次,就可以进行跑步训练了。

踏车上的前向跑步练习应在短距离、低强度、无痛情况下进行,此阶段应继续加强踝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肌力和耐力的练习。

渐进抗阻练习和柔韧性练习继续在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基于个体化运动水平而定的灵敏性练习也应加入到康复计划中。跑步和体育锻炼开始应该在直平板上进行,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比如交叉步、编织步、八字步、加速及减速训练等。也可以通过一条运动带施加阻力来进一步增加难度。

像在第三阶段提到的那样,平衡训练仍然很重要。但是,此时的干扰训练要和挑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结合起来,可以在弹簧垫、振荡板、泡沫滚筒等上面加入干扰练习。

本阶段可以开始轻度的功能性往复练习,此种练习通过周期性地伸缩跟腱来增加肌力。运动中要求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度、良好的柔韧性和正常的肌力,更重要的是在无痛、无恐惧的情况下完成动作。增强式弹跳功能往复运动可以由双侧练起,比如双脚定位跳、双脚跳上箱子,可以减少冲击力。随着康复的进行,难度较大的练习方式可以逐渐被运用,比如两边跳和多向跳。

由于患肢仍有功能的缺陷,所以还需要坚持合理的活动量。在引入踏车跑步练习和灵活性练习时,一定要强调无痛原则。很多患者在恢复跑步训练阶段积极性很高,以至于已经出现不适还会坚持练习。此时,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虚弱和疲劳的迹象,并对练习量和强度做出合适的调整。正确的跑步练习是由低速、短距离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的中/长距离。此时,应该建议患者坚持练习跖屈肌力,使其充分恢复,同时也会降低过度使用带来的风险。跑步练习的量控制在最小,利用交叉练习的方法(游泳、骑自行车)避免跟腱的再损伤和炎症。

术后第五阶段:全面恢复体育技能(第28周至1年)

根据患者对运动水平的要求和身体状况的不同,最后阶段的康复可以从术后28周起持续到术后1年。在此阶段,任何肌力和柔韧性方面的缺陷都应该得以弥补。为了满足体育运动中对功能的需求,此阶段应充分利用体育专项练习,以及更高级的功能运动和灵活性练习达到这一目的。

为了达到体育运动所需的正常肌肉耐力水平,应该继续进行等速训练。功能运动在此阶段升级为单脚练习,比如单脚跳、单腿两侧跳和多向跳。当准备恢复全面的体育运动时,要进行功能性的评定,比如垂直跳跃评定。垂直跳跃评定是一种有效的测量肌肉力量的方法,还可以测定下肢功能性运动的能力。它要求患肢的功能达到健侧的85%,并且得到医生的允许,才能恢复体育运动。

在患者参加高水平运动之前,在进行功能往复运动和体育专项训练时,必须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管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sreo.com/byjj/18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