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足尖上的舞蹈”美誉之称的芭蕾舞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芭蕾舞演员无论是蹲、立、转,跳,都离不开小腿三头肌的向心与离心收缩。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向下融合成跟腱连接于跟骨后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出现高频、暴力、过量收缩时,小腿三头肌收缩牵拉跟腱,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脚跟后面或者小腿下部出现疼痛。早期疼痛主要是由于腱周组织的损伤所致,炎症会扩散至肌腱,引起退行性变和纤维化,产生持续性疼痛,并形成跟腱炎。 跟腱炎产生原因: 1、芭蕾舞特殊动作结构所致。芭蕾讲究“开、绷、直”,所谓开就是大腿在髋关节处的外旋,所有芭蕾动作都是在大腿外旋基础上完成,但是由于大腿外开不好,常出现小腿在膝关节外旋以及足在踝关节处外旋代偿完成,长此以往大腿外开不好便会出现“倒脚”现象,也就是足弓塌陷(扁平足),芭蕾的跳跃落地缓冲技术有一部分力量需要足弓缓冲完成,但是由于足弓塌陷,这部分力量的缓冲就由小腿三头肌代偿完成,便增加了跟腱的负荷。 2、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大,导致肌肉疲劳。我们都知道芭蕾舞蹈涵盖着跳、转、控,大量立足尖动作和跳跃动作,都离不开比目鱼肌与腓肠肌的参与,过量训练都会导致小腿三头肌出现肌肉僵硬,没有弹性,筋膜过紧,肌肉收缩范围受到制约,要知道小腿三头肌下连接跟腱,跟腱具有很强的抗张力,肌肉的弹性伸展性不好,增加了跟腱的张力负荷,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跟腱炎。 3、课前热身活动不充分,课后没有放松,加之舞蹈训练场地都是地胶,跳跃落地缓冲不好,也会带来跟腱疼痛,以至于产生炎症。 解决方案: 1、休息、冰敷,使用镇痛药止痛,并抬高患处防止水肿。 2、拉伸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3、泡沫轴放松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具体操作: 1、休息、冰敷,镇痛,并抬高患处防止水肿。 2、踝泵练习 舞者坐在地毯上,放松伸展伤肢,缓缓勾起脚尖,勾脚至最大位置时保持10秒,然后脚尖缓缓朝下,至最大位置时保持10秒,然后放松,完成一次踝泵练习。稍做休息后进行下一组动作。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最好每次练习5分钟,一天练五至十次。 3、解决大腿外旋功能 舞者大腿外旋不好,就会出现“倒脚”,加强外旋原动肌力量训练,同时加强内收肌弹性拉伸,有利于避免发生“倒脚”现象的出现。 3A、增加外旋肌群肌力 舞者双脚相对躺于地毯上,后背伸立,双手放于头下,双膝缠着弹力环,主动做大腿外旋外展动作,力度逐渐加大。 3B、拉伸内旋肌群弹性 舞者仰卧地毯上,双腿屈膝双脚相对,大腿外展外旋,帮助者双手压在膝上,力度逐渐加大。 4、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舞蹈患者仰卧地毯之上,帮助者位于患肢同侧,呈膝跪弓步,将患肢放于保护者膝上,弓步侧手臂兜住患侧足跟,异侧手扶其踝关节处,慢慢拉伸腓肠肌,力度由弱到强,持续时间15秒至30秒为宜。 舞蹈患者仰卧于地毯之上,帮助者跪于患者下肢位,患者屈膝患肢放于帮助者大腿之上,帮助者双手扶在患肢膝盖处,慢慢下压膝盖,力度由弱到强,持续拉伸比目鱼肌,时间在15秒至30秒为宜。 5、泡沫轴放松比目鱼肌腓肠肌 舞蹈患者坐于地毯之上,将小腿放于泡沫轴之上,前后滚动泡沫轴,放松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A-T运动康复中心官方网站: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济南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