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足是人之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足,在人们年轻时最容易被忽略的器官,恰恰是人到老年,才显示出它对于行动和健康,真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单一个足跟痛,就使很多中老年人备受困扰。 1足跟痛的原因你知道几个? (1)急性损伤,如走路时足跟踩着高低不平的路面,由于足跟着地过猛,局部受冲击伤而发病。 (2)长期负重行走,经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体形肥胖或足有畸形(如扁平足、外翻足等),足跟着力过大,足跟皮下软组织受挤压性损伤,脂肪垫萎缩变性,跖筋膜劳损或跟骨下滑囊炎可使局部充血,肿胀和疼痛。 (3)跟骨骨刺,多发生在跖筋膜和足底肌在跟骨结节的前缘附着处,由于跖筋膜和足底肌在其附着处受到反复牵拉,引起慢性损伤性炎症,炎症刺激进而诱发骨刺形成。有时跟骨骨刺并无症状,即使因为骨刺引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也不成正比。 切除骨刺后只有少数人足跟痛消失,大部分人仍遗留足跟痛。其他如足跟脂肪垫萎缩、跟下滑囊炎、跟骨高压症等均可引起足跟痛。 (4)跟痛症与骨内高压有一定的关系,跟骨内高压是引起跟痛症的原因之一。如静脉回流障碍可使跟骨内压升高。 锻炼虽然有益健康,但过度可诱发足跟痛,所以要适当而行。 2老年人要注意保护足部 多时候足跟痛是在劳累、寒冷、穿鞋不合适如高跟鞋、过硬的鞋底或鞋底不平整,以及肥胖致使足跟部负重过大等诱因下才发生。 所以,老年人要加以重视: 1、要穿柔软舒适的鞋如布鞋,休闲鞋或软底凉鞋,在家中最好穿着富有弹性的拖鞋; 2、天气转冷时要注意足部保暖,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3、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4、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经常参加适宜户外活动,如步行、慢跑或骑车,以增强体质,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足跟部附近组织的退行性变; 5、营养防治:中老年人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富含钙镁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 3缓解足跟痛锻炼3式 练习1: 身体前倾面对墙壁,双手伸直平推墙壁,有疼痛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屈肘,增大身体前倾,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这时会感到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每天4~5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练习2: 双手扶着桌子,上身前倾,双足前后错立,重心放在位置靠后的腿上,抓牢前方支撑物,屈双膝下蹲,保持双脚足跟触地,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练习3: 双足前部站在楼梯最下方的台阶上,身体保持直立,面向楼梯,手握护栏保持身体平衡,足跟悬空,逐渐放松小腿肌肉,使足跟尽可能放低,感到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 华人照护照护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