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跟腱炎特别常见于中、长跑运动员。跟腱内、外侧通常可见广泛压痛、肿胀,内侧更易受累(Heckman等,)(参考附录二:跟踺周围炎的治疗)。 炎症局限于腱周组织本身,不累及跟腱。腱旁可见积液;腱周组织增厚,与正常肌腱组织粘连。跟腱周围炎最常见于从事跑、跳运动的成年运动员。一般不会进展到退变。组织学检查可见在腱旁组织或腱鞘周围间隙的组织有炎症细胞存在,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增殖。 临床症状和体征:晨起开始活动时出现疼痛。这种不适感表现为定位准确的压痛,活动时产生锐痛和烧灼痛。疼痛部位在跟骨止点近端2-6cm的跟腱处。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单侧肢体提踵时出现疼痛,Thompson试验为阴性。明显的跟腱挛缩会加重症状。 常见症状为肿胀,局部压痛,皮温高,肌腱增粗。慢性患者会表现为小腿萎缩、无力,跟腱结节增生。捻发音很少出现。 跟腱周围炎不会出现疼痛弧征(图三)。确定压痛、肿胀部位很重要。跟腱周围炎时,炎症局限于腱周固定的组织,踝关节主动活动时,压痛、肿胀部位固定不变,而跟腱炎时表现不同,压痛、肿胀部位会随踝关节活动而上下移动。 图三疼痛弧征。A.跟腱周围炎时,足部在屈伸活动时,疼痛局限于一点。B.跟腱部分撕裂或跟腱炎的患者,压痛点随足部屈伸运动而移动 急性跟腱周围炎时,症状表现为一过性,只伴随运动出现,持续不到2周。之后,症状在开始运动时或休息时出现,压痛加重。压痛部位局限,在侧方挤压病灶时会诱发症状出现。 慢性跟腱周围炎时会并发部分撕裂,并且可能有急性疼痛、肿胀的表现。 急性跟腱周围炎时,超声可以发现肌腱周围有积液,而慢性跟腱周围炎时,腱周粘连,看上去腱周有低回声增厚区。MRIT1加权像可见腱周增厚,T2加权像示腱周组织内信号增强(光晕征)(Saxena和Cheung,)。 四、跟腱炎 跟腱炎指跟腱内存在退变、萎缩的非炎症性病变。损伤的过程由反复微小创伤,衰老或是这些原因联合作用导致组织间隙小范围部分坏死,继而发生肌腱中心组织黏液样变性。跟腱炎最常见于成年运动员。跟腱炎使跟腱断裂的风险增加。 其组织细胞学变化通常是非炎症性的,表现为细胞质减少,腱内胶原纤维解体。随着胶原纤维结构破坏,可见散在血管长入,部分局部组织坏死,但钙化很少。 像高血压病、女性激素替代疗法是系统性因素一样,肥胖被认为是跟腱炎的一个病因(HolmesandLin)。Holmes和Lin进行了一项查体和MRI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跟腱退变性疾病存在。总体上讲,98%的患者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类固醇或雌激素接触史,这提示终末器官病变引起了跟腱局部微小血管减少。这也再次表明,患者的跟腱退变是跟腱炎的另一个类型。 足部过度旋前被认为是跟腱炎的生物力学因素(Jarvinentetal,)。 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跟腱断裂前,跟腱炎通常是无症状的,或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可能出现与运动相关的轻微不适感,在跟腱止点近端2-6cm处会有可触及的无痛性肿块或小结节。这逐渐会进展到跟腱整体增粗。 跟腱炎患者疼痛弧征是阳性的。跟腱增粗部位随踝关节屈伸而活动(和跟腱周围炎不同,腱周压痛部位保持不动)。 超声下跟腱炎表现为髙回声区域,伴或不伴腱内钙化(图四)。MRI示矢状面上跟腱增粗,腱内组织信号改变(Reddy等,)。 图四跟腱。箭头所示,钙化;跟骨后滑囊;C.跟骨;大箭头,跟腱炎 跟腱康复中心北京丰台马家堡东路号(康复观察员)上海浦东新区方竹路88弄10号(浩天揽云)跟腱康复器材尽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